(魅力人物)温发清:贡献秦岭大山中却被遗忘的“赤脚医生”
2020-05-19 07:48:38
  • 0
  • 0
  • 32
  • 0

  面对2020新冠肺炎感染这场重大疫情,包括陕西省在内的诸多医护人员紧急奔赴湖北一线,被媒体赞为最美的“逆行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广大农村,行走于乡村、为村民服务的赤脚医生,也曾经是农村人尊崇的一线“编外”医护人员,只是如今许多年轻人对此已没有印象。

  赤脚医生,是上世纪60~8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的名词,顾名思义,指虽然没有固定编制,但有一定医疗知识、受当地乡镇卫生院指导,服务于乡村的基层医护人员。那时国家经济还不发达,医疗人才奇缺,一时也培养不出更多专业医生,于是经过民间师徒相传、参加短期培训、通过医术考核,取得“赤脚医生证”,能够服务当地群众的赤脚医生便应运而生。


扎根秦岭深处的老中医 温发清


  最近,记者在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就采访到了一位扎根秦岭大山深处50年的赤脚医生,他的名字叫温发清,1954年3月出生于石泉县云雾山镇丁家坝村,他的祖上是从江苏迁到陕南石泉县,祖上两代都是从事中草药的医生,从小就受到浓厚的中医学熏陶。

 根正苗红当赤医

  对于目前在陕南石泉县发现的唯一从事中医药工作最长时间的赤脚医生温发清来说,昔日的“辉煌”才是最难以忘记的。当年他们那一批参加中医药培训考试的整个乡镇也只有三个人考上了“赤脚医生”,说此话时温发清很是自豪。

  1972年5月,当时温发清因受祖上中医熏陶,又先后拜石泉县银桥乡当地有名老中医贺书德和柳城区区医院老中医李强发学习,加之个人政治表现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头脑也灵活。属于“根正苗红”的代表,被推荐参加赤脚医生的培训。

 当时“必须经过贫下中农代表、学生代表、村组干部三结合推荐选拔,才能被选上。”温发清说,在区医院培训半年后,他进入一心村赤脚医生站工作。在那个年代,卫生医疗防疫工作共设有三级医疗网(村卫生室,区医院,县医院),赤脚医生处于最低一级,主要负责村里的卫生健康防疫工作。

  不管深夜还是风雨交加的日子,只要病人需求,温发清都会随叫随到,全力以赴为病人看病扎针服药,一切都为了病人,坚守救死扶伤职业道德。1972年5月至2003年9月,温发清在石泉县原银桥乡一心村担任村医期间,共为周边3、4个村的村民服务,每年他接待来诊治的病人大概有3000余人次,救愈急重病人无数,挽救特重病人生命50余人。



  1980年10月,温发清取得了安康地区卫生局颁发的“赤脚医生”证

1980年10月,温发清取得了安康地区卫生局颁发的“赤脚医生”证

温发清获得中国中医研究院结业证书

温发清获得的有关资质证书

温发清获得的北京医药卫生专修学院毕业证书

温发清40多年看病的临床笔记 

温发清2004年获得“世界优秀专家人才”称号

中医温发清

名中医温发清


名中医温发清

温发清发表的医学论文

“除了接生、看病,打防疫针,我们还要宣传计划生育、开展健康知识普及等工作”。说起那段经历,除了光荣,温发清只说一个苦字。“出诊不但要翻山越岭,不分昼夜,有时还要负责接生,记得有一次,当时大风大雨,山路湿滑,河水上涨,无法过河,我背着1岁的儿子绕了几十公里山路去帮别人接生,一日一夜接生了3个,当看到一个个孩子安全出生后,我已经累倒在地上”温发清说。

  除此之外,由于当时整个大环境都缺资少药,他还要亲自上山采药,采药过程中经常会被毒蛇咬到、毒蜂蛰到,温发清运用祖传留下来的中草药秘方,不但为自己治愈了毒蛇咬伤、毒蜂蜇伤,也经常免费帮助村民治疗一些毒蛇、毒虫的咬伤。

  温发清这样形容赤脚医生:为群众服务,发财无份。乡村医生的收入都很低,一般月收入只有几百元,为村民看病不收取出诊费、检查费、诊疗费、手续费,只收取一点微薄的药材成本费。在他心中只有当救治了一些危重病人时,看着他们高高兴兴回家,这才是心理最满足的。

  因2003年8.29洪灾,一心村卫生室被水毁,后移交给别人,2004年至2006年,温发清怀着对中医学职业的热爱,对中医工作的不舍,到北京乡村中医药学院进修了心脑血管专业,并获得的相关证书。还在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论文,获得不少荣誉与奖杯。

 2007年至2018年,温发清一直在石泉县城民信药店、民希药店坐堂从事中医药诊治工作。自2019年以来,因自己上了年龄,身体健康出现一些问题,加之民希药店因经营不善关闭,随即回到家中进行休养,现在石泉县城租住民房照看孙子。

温发清告诉记者,自1972年他从事医疗事业以来,截止目前已在这个行业工作近50年,期间从未间断,他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乡村中医药事业,把脉开方、抓药看病、治病救人是每一天都在做的工作,在诊病救人过程中,他时刻谨记“人的生命大于天”,始终坚持谨小慎微、因病施药,就是凭着精益求精、服务群众、认真负责、医术精湛的医德,从业近50年来,已治愈各类疾病患者不计其数,从未出过1例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率为0。


惊觉被时代抛弃

 据了解,温发清年轻的时候开村卫生室,在十分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扎根基层,甘于奉献,干了31年村医,为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当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患有2型糖尿病,本来也是残疾人,现在没有其他的生活收入,每月只有100多元的乡村医生生活补助和60元的农村养老金,每月仅靠这一二百元是难以维持他的正常生活支出的。现在家休养期间,他的亲朋好友以及以前看好过得病人,四处打听,找到他的住处,请求他给他们开方治病,温发清告诉记者说:“有许多病人是到医院没看好,才到我这来,找我看的,在我这来看病的大部分病人都是疑难杂症,在家看病期间,我曾为很多贫困老年人赠医送药,分文不收。”在今年疫情期间,根据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和“未病先防”的思路,积极为身边的朋友赠送预防汤剂。



名中医温发清

用实力看病

 温发清专研中草药

温发清对秦岭中草药有深入研究

秦岭中草药是温发清专研的重点

 据记者了解,到温发清家里看病的患者都是亲戚及朋友,他如将病人推之门外,见病不看又违背了几千年的中医救人美德,他家里的药是他开药店时存留的一部分加上他自己身体不好需要的一些中药进行调理,他给别人看病是靠自己多年从事中医行业积累下的口碑,是靠他精湛的医术,同时也靠的是老百姓对他这个多年村医的信任。

“我没有养老金。我们这类人已经被社会淘汰了,民办教师都晒上岸了,而我们打拼几十年,连最基本的养老都没有。”温发清说。与其他老年人一样,温发清同样要照顾家庭,如今没有养老金,“我们当年,工作量又大,工资又低,一年365日,没有一天是假期,为当地群众健康付出了一生,现在老了,没有生活来源了,只希望政府和社会不要忘记我们。”温发清动情的说。

 根据2004年1月1日起国家实行的《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乡村医生经过相应的注册及培训考试后,以正式的名义执照开业。但是对于老一辈赤脚医生温发清来说,这样的现代化培训基本上是很难通过的。国家靠医师执业资格证时,温发清也已经65岁了,不能再考试了!

 对于政策的变化,温发清说自己能够理解,然而在调整自己心态的同时,温发清也隐隐开始感觉一丝不安,而这一丝不安,很快变成残酷的现实———他们已经被时代抛弃。

 温发清告诉记者,自己看了50年的病,不能让中医埋没!

记者手记

   乡村的赤脚医生,医术虽不高,但服务态度特别的好。他们常背着一个印有鸡蛋般大的红十字药箱,穿着白褂,挨家串户走访群众。尤其是流感时期或流脑时期,赤脚医生的责任更大更辛苦,他们不但走家串户发药,还得讲解预防知识,通常一天吃不上一顿饭,睡不上一次安稳觉。乡村里的小孩怕打针,赤脚医生便会千方百计哄小孩,或是给他们讲故事,或是为他们唱歌,有时甚至买上一颗糖送给小孩,待小孩的注意力分散时,一针落去,还未等孩子“哇”的一声哭叫,针又拔出来了。这般一来,村里的小孩见了赤脚医生,既爱又怕,大都会缩进母亲的身后,伸出头来,怔怔地盯着赤脚医生身上的红十字药箱——那里面,既有糖果,更有针筒。

  据统计,到1977年底,全国有85%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赤脚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赤脚医生的贡献广受认可。上年纪的村民大多十分敬重赤脚医生,甚至有人视她们为救命恩人。

   无论怎么说,在那个贫穷落后的年代,赤脚医生为人民群众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教育的发展,现在,乡村都建立了医院,医生都规范化了,赤脚医生,渐渐地被医科大学的毕业生取而代之了。这便是人类文明的又一进步。

  国家领导曾多次提出要鼓励和保护民间“土中医”和“坐堂医”。 对于农村医疗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2019年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广大农村看病难,特别是看大病难、进城看病累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缺医问题还比较普遍。村里多数是土生土长的、自学成才的乡村医生。而这些医生由于没有资质认定,还属于赤脚医生。乡村医生没提什么要求,认为治病救人是道义,自己懂得一些医疗知识,就要给人看病,不论早晚或刮风下雨,随时都可出诊,从没有什么怨言。

  吉炳轩说“乡村医生的医德是高尚的,医风是纯正的,我很敬佩他们。吉炳轩表示,有的村医行医二三十年了,至今仍然“赤脚”,会看病,也能看好一些病,村里的父老乡亲还是信任的,但就是没有资质。如果参加医生考试,可能书面知识过不了关。这些人有临床实践经验,但缺少文化理论。对这批赤脚医生,也需要一个认定,使他们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