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话牛)陕西与“牛”有关联的著名地方
2021-02-21 20:47:53
  • 0
  • 0
  • 0
  • 0

 中国以"牛"字为地名的主要源于六个方面:一是以牛的外形而命名的山水等地理实体地名,因为酷似牛的外形某个部位而得名,比如"牛头山"、"牛尾溪";二是以牛的生话活动场所而命名的地名,比如"牛栏下"、"牛塘";三是以交易牛的场所、集市而命名,比如"牛墟"、"牛街";四是来自传说典故,如"捉牛岗"、"伏牛岭";五是一些人工建筑或者水和工程,以牛字命名,如"上牛行"、"水牛坝";六是以牛字命名的地点派生而来,如"牛家庄"、"牛家山"等。

2021年,辛丑年,新的牛年,陕西秦人要“牛”起来,陕西各地有很多了不起的“牛地名”,这些“牛地名”里藏着数不清的人文记忆与历史密码!

安康(汉滨区)牛蹄岭

牛蹄岭位于安康东南,因其貌似牛蹄而得名,它由大、小牛蹄岭两座毗邻的山头组成,自古是湖北进入安康的南大门。自古安康人吃的食盐,大都来自四川大宁,久而久之在陕西安康至四川大宁形成了一条贩运食盐的“盐官道”。牛蹄岭就是这条盐大道上的一个要隘。

经过牛蹄岭的盐大道叫牛蹄道。据史载:由安康城东的泰山庙(即双溪寺)出发,向东南十五里上牛蹄岭,十五里下到黄洋铺,再走十五里至狗脊关与平利县交界。是入川、进鄂要冲。

牛蹄岭是陕南的雄关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凿证:明末张献忠义军受挫于此。太平军扶王陈德才击溃清陕安镇兵营,占领兴安。民国初期,陈树藩、张飞生激战北洋军吴新田,双方主将督战,激战牛蹄岭三天三夜。纵史叹曰:牛蹄一岭,可谓战云滚滚,山峰功用,旨连兴安命脉。

其实,牛蹄岭的名气,完全是因为那场在解放全中国历史都是彪炳史册、千古垂青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战斗了!1949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刻,安康成为解放陕南和进入大西南的关键。我军攻破胡宗南第3道防线后,胡部急调三个半军,置重兵于安康城南牛蹄岭,企图凭借天然屏障,负隅抗顽。7月23日,我英勇的19军55师向牛蹄岭发起进攻,经过三天三夜激战,19次反复争夺拉锯战,共歼敌69军、27军、新3军各一部共2550余人,终于取得了牛蹄岭战斗胜利,有力配合了我军主力在大西北战场上的作战和向大西南侧后运动,实现了中央军委以18兵团和19军牵制、滞留胡宗南集团于秦岭地区的战略意图,拉开了解放安康、汉中的序幕。我军将士1259名英烈长眠于此。

2008年,为纪念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安康市政府在主峰上修建了牛蹄岭战斗纪念碑,高19米,寓意着解放安康的第19军,底座宽长5米5,代表19军的55师。

2019年4月,安康牛蹄岭战斗遗址公园一期修复工程建成并对外开放,为汉滨红色旅游和广大市民提供了又一个踏青休闲的好去处。安康市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上决定投资3500万元,建设牛蹄岭战斗遗址纪念公园。该公园集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AAA级香溪洞风景区和安康红色旅游基地融为一体,打造一个红色旅游品牌。

作为安康红色旅游的发展项目,牛蹄岭战斗遗址被市政府命名为安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红色旅游二期经典目录。据了解,牛蹄岭战斗遗址公园项目建设共分三期进行,公园占地面积约300亩。一期投资2077万元,主要建设景区环山公路1.35公里,新建停车场1800平方米和纪念广场2400平方米,翻建碑基,整修台阶。二期计划修建游客服务中心、公厕,沿山脊修建旅游步道、观景亭台,恢复战斗碉堡,建设牛蹄岭战斗展览馆等。

如今72年过去了,轻轻的翻过历史那悲壮的一页。站在牛蹄岭战斗纪念碑下,环顾四周今天的牛蹄岭。当年战火纷飞的硝烟早已散去,只是纪念碑后不远处石头寨的残亘断壁上还残留着昔日战斗的痕迹。望着山坡上一丛丛青翠的苍松和一株株刚植不久的翠柏,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的一株株绽放的各色野花,再看看那些被被村民们修剪齐整的一垄垄碧绿的茶树,仿佛这都是那些长眠于此为新中国奋斗而牺牲革命烈士们的化身,他们一个个年轻鲜活的躯体虽然没有了,但他们的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精心地去四野里采来一束不知名的野花,虽不甚漂亮也不怎么香,恭敬地端放在纪念碑前,但它却是我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

兴贤塔下,山麓上,从玉带般汉白公路上分支出的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早已将牛蹄岭周围的乡村与香溪洞风景区相互贯通。山上山下、青松翠柏掩映丛中,一栋栋漂亮的小楼房点缀其间,似乎都在高兴地向烈士们讲述着往事的沧桑和牛蹄岭今日的巨变。

柞水县牛背梁

牛背梁位于中国秦岭东南部主峰,为西安和商洛在秦岭山的分水岭。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朱家湾村,北以秦岭主脊分水岭与长安区为界,海拔1000-2802m,相对高差1800m,最高峰2802m,为秦岭东段最高峰,占据长安、柞水、宁陕三县,是西安市和陕南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因其山脊像牛背而得名。亚洲第一隧道---18公里长的终南山隧道从其腹部穿过,景区内群山雄峙,峰峦叠嶂,多数地方沟谷深邃,峭壁悬绝;河流水清流急,变化万端,自然景色雄浑壮丽。

柞水县将牛背梁建成国家森林公园,将秦岭造山带地质内容的科学内涵和地表景观风光整合在公园内,使地质遗迹景观、人文景观、植物资源交相辉映。园内森林茂密,潭溪清幽,树木花草遍布林间。只见翠绿层层,山花点点,流水潺潺,青崖怪石,峡谷深幽,空气清新,沁人心脾,在平整的人行步道,拾级而上,恍如步入仙境一般,十分惬意。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所在的牛背梁是秦岭山脉的一部分,在自然景观上属于秦岭中山或亚高山之山地森林型,地貌类型属高山地貌,是我国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此处山高、云淡,极目眺望,北方的厚重阳刚雄浑大气,南方的俊俏妩媚温软灵秀,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体现得淋漓尽致。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面积不大,但它却孕育了最丰富的生态环境和珍稀濒危动植物,被称为“天然动物园”,是我国唯一以保护国家Ⅰ级保护动物羚牛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知区内有兽类60种,鸟类124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豹、林麝、黑鹳4种,Ⅱ级保护动物黑熊、红腹角雉、大鲵等24种,地方保护动物18种。同时,也被称为“天然植物园”,已知区内有种子植物105科,433属,950种(中国特有属12个,特有植物种459种,秦岭植物种55种),其中有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红豆杉、Ⅱ级保护植物太白红杉、连香树、水曲柳、大叶榉,省级保护植物十多种。


秦岭是地质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和旅游观光的“博物馆”,足以让人们领略到大自然神奇的力量。由于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许多不可再生的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科普、旅游等潜在价值。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属秦岭主峰,位于陕西中部偏南,为加里东和海西期形成的褶皱带,由于后期的新构造运动及河流切割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地形。这里,山高沟深,以中山地貌为主,分水岭以南地貌为深谷削壁,山势陡险,大部分为花岗岩及火成岩组成,谷底为小溪流。山顶灌丛草甸带以上为冰积石堆积而成的山峰。谷底之溪流较多,以分水岭为界,南北分流。南部主要有大东沟、西沟峡、大干沟、小干沟、北沟、石窑沟、太峪河、回避沟河、黑窑沟河、小峪河、龙王沟河等数十条小溪流,水源充足,为乾佑河主要发源地。

区内地面以25°~35°以上的陡坡较多,几经构造变动,断层,节理十分发育,它们在各种外力的综合作用下,塑造了今日牛背梁景区奇峰林立,山势峥嵘的险、奇景色。西沟峡位于牛背梁西侧,沟脑直达牛背梁主峰,由数条小沟呈掌指状向梁顶延伸,具有掌状岭谷地貌的显著特点。在成因上主要受东西向和西北--东南向的构造断裂控制,同时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且受数条溪流长期切割,形成了结构复杂,千沟万壑的山地地貌。峡谷全长32km,两面均为悬崖峭壁,险峻异常,沟底只有13m宽左右,整个峡谷自上而下堆积着无数冰积巨石,淙淙溪流常年不断,清彻透明,构成西沟峡独有的峡谷地貌和石林、石柱景观。

陕西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

特别是作为秦岭中段的牛背梁则是秦岭造山带的典型缩影,拥有丰富的地质遗迹,除高山峡谷、石林。石柱景观外,主峰上在海拔2 600-2 800m的高山上,至今还保留着完整的、千姿百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这次冰川发生在距今六、七万年前的晚更新世末,在陕西称太白冰期,相当于李四光教授确立的大理冰期。各种冰川地貌较发育,主峰一带的石河、石海,集中分布着大量的巨石,这些巨石多由花岗岩组成,形状较规则,呈方形或棱形,每块体积1-3m3,重量1-2t,据考证,这些巨石属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沉积物--冰积石,亦称“冰川石海”,这些巨石,似有翻滚奔腾之势,令人眼花缭乱,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及观赏价值,望之浩然。

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奇特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遗迹、珍稀的动植物资源......每一个景点都足以让人引以为豪,柞水县将这些景观资源融为一体,形成了交通体系完备,旅游公路直达景区,步行道通往山顶,指示牌明确,安全保护设施齐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环保型国家森林公园,他的建成将成为西安人奢侈的“后花园”。

乾县石牛

 

石牛乡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西北部,距县城24公里,北与永寿接壤,西与扶风隔河相望。因境内有金人遗留的石牛雄居石牛山顶而得名石牛乡。石牛乡地势北高南低,多丘陵、沟壑,海拔700-936米,漆水河由北向南流经而过,陕西省闻名的羊毛湾水库大坝拦河而建。石牛乡总面积2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0500亩,荒山荒坡面积近万亩。石牛乡辖18个行政村,54个村民小组,2600多户,11800多人。               

                       


石牛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朱段公路与西社公路横贯东西,防汛路南北纵横,南接乾扶旅游路北达羊毛湾水库坝面,形成“干”字形交通干线,石牛乡村村通油路,通迅光缆通达各村,电话装机400多门,建移动通迅接收塔一座,覆盖石牛乡各个角落。石牛乡电网密布,电量充足,主干线输送电压1万千伏。建有大型抽水站一座,机组2套,出水量180方/小时,配套“U”型渠系15公里,可灌溉面积8000亩,打成深机井四眼,单眼出水量达100方/小时,水质纯净,有益矿物质含量高。基础设施增强,极大优化了生产和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

  镇坪县牛头店

 

 牛头店镇,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地处镇坪县北部偏东,在大巴山北侧腹地,东与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相邻,南与城关镇毗邻,西隔华龙山主峰与平利县八仙镇交界,北与洪石镇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8千米 ,总面积206.85平方千米。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以此地形似牛头而得名,有铺店称之为牛头店。牛头店镇原名复兴公社。1983年4月,改设为复兴乡;同年8月,又改名为牛头店乡。1996年,改为牛头店镇。

 截至2020年6月,牛头店镇下辖7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牛头店镇户籍人口5984人 。 2011年,牛头店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41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0.3亿元。

  山阳县牛耳川

  牛耳川镇,隶属于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地处山阳县西南部,东与色河铺镇接壤,南与户家塬镇相接,西与柞水县柴庄镇相邻,北与小河口镇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0.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2千米,总面积86.6平方千米。 截至2014年10月,牛耳川镇下辖1个社区、3个行政村 。2011年,牛耳川镇总人口8205人,农业总产值509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80万元。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有两道小川,状似牛耳得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牛耳川村。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改为保,属太平乡。

1950年2月,设牛耳川乡,属二区。1958年11月,改为生产管理区,属户家塬先锋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7年,撤销牛耳川、娘娘庙乡,合并设牛耳川镇。 2015年6月28日,陕西省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销牛耳川镇,并入户家塬镇。

  榆林牛家梁

  牛家梁镇,隶属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地处榆阳辖区中心,东邻金鸡滩镇,东南接青云镇、麻黄梁镇,南邻榆阳镇,西邻小纪汗乡,西北接岔河则乡,北与孟家湾乡接壤。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4.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1千米 ,总面积233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牛家梁镇下辖12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牛家梁镇户籍人口22729人 。因早年此梁住有牛姓族人故得村名牛家梁,因镇人民政府驻牛家梁村而得名。西汉太初四年(前101年),境内古城滩曾设龟兹县。东汉永初五年(111年),废。明清时归常乐堡领辖。民国属第五区河东乡(乡公所设在牛家梁村)管辖,有四保:一保(古城滩等村)、二保(头道河则等村)、三保(牛家梁等村)、四保(二道河则等村)。1949年10月后,设七区(河东区)所辖为该辖区的3个乡:一乡(头道河则乡)辖5个行政村,二乡(牛家梁乡)辖4个行政村,三乡(赵元湾乡)辖4个行政村。

1956年3月,将原牛家梁区的头道河则、古城滩、牛家梁3个乡,合并为榆林县直属乡(区级)。1958年9月,撤区并乡,并成立牛家梁公社。1959年4月,改制为牛家梁农林牧场。1960年1月,扩建为牛家梁农场。1969年1月,将牛家梁、古城滩2个分场合并改制为牛家梁公社,有13生产大队、61生产队。1984年7月,改为牛家梁乡。1989年7月,吴家梁村划归榆阳乡。1997年11月,改乡为镇。

  宜川县牛家细为宜川县辖乡

宜川县位于延安市东南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总面积2938.5平方公里,辖5镇9乡,214个行政村、642个自然村,人口114796人。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县城东部50公里处,1988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批准宜川为"对外开放县"。

1961年成立牛家佃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北,距县城13.5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0.8万。渭清、延宜公路穿境而过。辖22个村委会。农产以小麦、玉米、烤烟、苹果为主。

牛家细乡位于宜川县中北部。辖21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牛家细村,距县城13.5千米。渭清、延宜公路穿境而过。 1961年成立牛家佃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0.8万人,辖牛家佃、王窑科、下葫芦、上葫芦、小仙头、白浪堡、腰儿村、布里、太多、西塬、王窑科、崔家寺、化塬、阿石峰、上马、下马、公城、水生、辛家岭、玉石、冯家岭、徐里22个行政村。

凤县黄牛铺

黄牛铺镇,隶属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地处凤县东北部,东与宝鸡市渭滨区接壤,南与河口镇交接,西与红花铺镇、唐藏镇相连,北与陈仓区坪头镇毗邻,总面积456.25平方千米。

因镇东有一黄牛山,清时设铺舍而得名。 清末民初,黄牛铺属东大路。民国三年(1914年)后,改称东大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草凉驿联保处。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改称草凉驿乡公所,辖四保(白家店、草凉驿、红花铺、黄牛铺)。1949年9月,设立黄牛铺镇,东河桥乡。1949年11月,宝鸡县辖黄牛铺东街划归凤县,设立黄牛铺区公署(第二区)。1958年9月,成立火箭公社。

1959年1月,火箭、超英、先进三社合并为双石铺大公社,设黄牛铺管理区。1961年6月,撤销大公社,设黄牛铺公社。1966年9月,更名朝阳公社。1970年6月,恢复黄牛铺公社。1984年3月,改黄牛铺公社为黄牛铺乡。1985年5月,改黄牛铺乡为黄牛铺镇。

1997年8月,将永生、红花铺、魏家湾、草凉驿、龙王沟村划入红花铺镇。2007年11月,撤销清风寺、宽滩村,并入三岔河村,合并东街、西街两村,组建黄牛铺村。撤销3个村,合并14个村民小组。

  

  富县牛武

  牛武镇,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地处富县东部,东与宜川县英旺乡为邻,南与洛川县菩堤乡相连,西与茶坊街道接壤,北与甘泉县道镇、宝塔区南泥湾镇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4.8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3.7千米,总面积381.16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372平方千米,占97.64%;水域9平方千米,占2.36%。

  截至2020年6月,牛武镇下辖8个行政村 。截至2018年,牛武镇户籍人口7786人 。2011年,牛武镇农业总产值593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133万元。

  

   因汉代董翳筑城训牛以备军需,故名牛武城,明、清均为牛武镇。古为甘肃通往山西的主要通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设共和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改设牛武联保处。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废保设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牛武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改设东胜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复为牛武区。1949年,改设茶坊区牛武乡。1958年,改卫星公社。1959年,并入洛川县,为鄜县公社牛武管理区。1961年,改牛武公社,仍属鄜县。1984年7月,改设牛武镇。

西安市长安区鸣犊街道

   犊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北部。东邻炮里街道和魏寨街道,南靠引镇街道和蓝田县史家寨镇,西连大兆街道,北接灞桥区狄寨街道,总面积43.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鸣犊街道下辖18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 。2011年,鸣犊街道总人口38958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9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

  相传西汉武帝到此地游猎,忽然听见有牛犊呜叫之声,并发现了一处甘甜可口的泉水,最后猎获甚丰,后此地遂称鸣犊。 北宋、元、明记为鸣犊镇。清设鸣犊仓。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曾设鸣犊区、镇、乡、联保等。1949年,设鸣犊区鸣犊镇。1951年,为鸣犊乡。1958年,成立鸣犊公社。1966年,改名东风公社。1972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设乡。2001年1月,将马兴乡并入鸣犊镇。2008年5月,撤镇设立鸣犊街道。

   户县牛东(现为西安市鄠邑区秦渡镇牛东村):原为户县牛东乡,现撤县设区后成为牛东村:

牛东村在西安市鄠邑区的八号路和九号之间,由大堡子、中堡子、小堡子三个堡子组成,亦称南牛东、中牛东、北牛东。其大堡子分南街和北街两条街道,以贾姓、王姓、孙姓为主,中堡子以刘姓、崔姓、郭姓为主,小堡子以李姓和纪姓为主。

因老子青牛在这里生下牛犊,“留犊村”村旁诞生牛犊的地方被视为是一处风水宝地。古时许多达官显贵死后多寻觅于此。据传,当地清康熙年间小丰村人梁化凤梁总督就埋葬于此,梁家后人逢节常到此扫墓祭祀。这里还有明代咸阳一张姓提督墓,还发现有汉代官员的墓葬,相互重叠着。

据《户县氏族考》记,孙姓和王姓均出自西周姬姓,可见应为西周文王之后裔。

【牛东挂面 陕西户县一绝】

相传两千多年前,老子到周至楼观台讲经传道,途中产下牛犊于此,故旁边村名曰“留犊村”、“至圣村”、“牛东村”,户县草堂寺明万历十九年(1591)铁钟记为“留犊村”。

明时牛东筑有城池,城门城墙高大坚固,易守难攻,固若金汤又被称作“金汤寨”。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村南官道旁的贾氏三联碑记为“金汤寨”。后来又叫作牛东村。

据《户县志》记,民国年间,曾先后归花园联保和五桥乡公所管辖,解放后属秦渡区公所、秦渡公社、牛东公社管辖,现为秦渡镇政府辖区一自然村。

以前村中的三个堡子分别建有城墙及城门楼,尤以大堡子城墙最为壮观,城墙上四角均设有炮台,还建有砖豁子,四面开有高大的城门楼子。

民国以前,村子南门外就是一条经过沣河粱家桥到省城西安的官马大道。牛东村曾驻扎着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班本部,简称中美训练班(培训特务机构)。据当地老人讲,村西还有黄埔军校第十六、十七期分校校舍,还有国民党军官总队的机关营地,还有小型飞机场、部队医院等机构。

据传,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关麟征还是牛东村的异母外甥。在中美训练班到该村之初,为了在村旁建其营房,到处拆戏楼拆庙堂。

一天几个美国兵到村中一庙堂滋事,关麟征的外婆正巧在庙台上歇息,手里拿着关麟徵捎回来的相片端详,喃喃念叨着思念外孙。美国兵看到一个老太婆在此,欲驱离出去,当看到老人手里的相片后,急问何人?何种关系?老人回答是他的外孙关麟征,一行人听后毕恭毕敬地退出了庙堂。

自此,牛东村的戏楼庙堂再也无人来拆,也很少再有军人来寻衅滋事和骚扰村民的事件发生。

村中先祖崇礼尚德,多处建有庙堂,村北建有大庙一座,人称北大庙,在现在村中戏楼位置;东门里建有城隍庙,城外东边还有五进深的东大庙,内供四大天王塑像,解放后生产队改成了饲养室;在东门楼上,还建有三圣殿,号称“西方三圣殿”;在大堡子的中心曾建有岳王楼;中堡子曾建有华佗庙,西门外还有关帝庙;另有娘娘庙一座,在现在的牛东小学位置。这些祀庙成为村民进行祭祀,求雨求医、求子求福、求健康平安、乞福求财的精神源泉。村中还建有贾家祠堂、王家祠堂、孙家祠堂等祠堂。孙家有两个祠堂,都很大,一个在东门边,一个在西门外。

据说贾家祠堂是按照山西霍州衙门建造的,砖雕精细,造形独特,大气美观,别有洞天。解放后村里曾作为粮库,后被毁。据史料载,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北牛东村30户人家,已有7户人在康定经商做生意,始初以牛东村孙家和新阳村葛家合资,各出200两白银起家,最早开设陕帮商号恒盛合。

牛东村以王、孙,贾,崔,李姓当炉客居多,王家最早,孙家最大,贾家人数最多。牛东村有许多家庭兄弟中有好几个都去当炉客,人称一炉客、二炉客、三炉客。孙家三炉客就很有名气,老大为一炉客、老三为二炉客,听说各自都经营有自己的商号,老九为三炉客是当时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的师爷。

只因三炉客老九是刘主席衙门的上宾,为维护炉客权益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人们尊称其为九老爷;另外,贾家也有三炉客和五炉客,牛东村亦有9炉客家据说牛东炉客较大的商号还有茂盛福,茂盛福极盛时资产有7、8万两白银,店员60人,每人年薪白银100两。村中还有益盛堂、永盛堂、怀盛堂、中和堂、德协合等商号都很有名气。孙大哥能清楚地讲述商号的名称、东家名称、那家几炉客、后人叫啥名字,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据《户县志》记:“古历正月初九牛东古会也传到此。正月十五是康定最热闹之日,户县炉客组织敲锣鼓、耍高跷社火、跑竹马旱船等家乡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牛东附近的《十样景》锣鼓调也传播到这里,户县锣鼓出动,曾轰动康定城。”

以前牛东村村子大,富户多,房屋建筑气派讲究。曾有人赋诗为“房高马大骡子多,老爷管家相公哥。驾车骡马脖红缨,满街响遍铜铃声”。

由于村中男人差不多都去当炉客,农活多临时雇人来做,外村人常来此谋生览活,不觉间牛东村那个时候就有了人市,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老人讲当时常住人口加往来的人数近一万之多,因此牛东村在当地有“小北京”之称,乡间亦有“远看南山雾瞪瞪,近看牛东小北京”的俚语。当地村民讲,牛东人文化生活丰富,“老公社”的东边就曾建有一座高大的戏楼。以前贾家曾每年都要请戏班子来村里演唱几天。

牛东村敲锣打鼓的鼓点也独具特色,鼓点节奏名为“十样景”,意为鼓点节奏能表现出自然环境的十种景观,可随着环境的不同而演奏出不同的气氛。至今该村还遗留有独特的传统礼节“报鼓令”。相传“报鼓令”由秦时王翦“将军令”演变而来,盛于唐时,彰显出将军升帐时的肃穆庄重和威严。

西安市灞桥区老牛坡遗址 

老牛坡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燎原村北、西,为新石器时代至商时期(约公元前4000年-前1100年)遗址。老牛坡遗址商代遗存包括房址、灰坑、墓葬与车马坑、陶窑等,出土各类铜、陶、玉、石、角器。

  老牛坡遗址是商文化西部的一处重要遗址,面积大,遗存丰富,大型建筑基址、青铜冶铸和较高等级墓葬的发现,说明这里是商王朝在渭水流域的一处中心聚落遗址。 

墓地位于遗址南侧,除发现有车马坑、马坑外还发现有墓葬50多座,中型墓椁室有边箱,这是已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墓葬边箱实例,对于研究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商文化的分布、商代多国文明的发展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老牛坡遗址现遗存有商代的房址、灰坑、墓葬与车马坑、陶窑等。遗址中发现的大型宫殿基址、青铜冶铸残渣和陶范等,是商王朝在渭河流域的一个大型聚落,对于研究夏、商文化的发展和分布有重要意义。 

老牛坡发现的商代墓地最为引人瞩目。墓地共45座,灰坑21个,依据地势围绕几个较大墓葬成组而建。其葬具为木质,现仅存木板灰痕,出土文物丰富,有铜器、玉器、陶器等。其中铜器最为丰富,造型各异,有鼎、觚、戈、钺、斧、凿、锥、镞、人面形饰、牛头形饰、鸟兽形饰及车马饰等。 

站在老牛坡上,居高临下,放眼望去,一边是车水马龙的312国道,一侧是草木丰茂的遗址区。梨花正艳,油菜花儿招得蝶飞凤舞,绿油油的麦苗正在拔节,灞河如一条银练从中穿过,鳞次栉比的村舍与疯长的田野混为一体。风一吹,那些混沌千年的夏商气息便浓郁了起来……

   (卢剑利 编辑整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